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法律效力如何判

律师解答
律师
海口律师网资质认证
2024-07-24 22:42:35 回答了该问题

律师回答

根据法律,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而定。自首可能表明被告对自己的过错有认识,并有意愿接受责任。律师在辩护时可以强调被告的自首行为,以及对社会的积极贡献等因素,争取减轻刑罚。然而,法院仍会考虑其他因素,如肇事严重程度、造成的伤害或死亡人数、被告的前科等。因此,即使自首,被告也可能面临相当严重的法律后果。为最佳结果,建议被告尽早咨询专业律师,以制定最佳的法律策略。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佳答案
相关问题 精选回答 推荐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