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传染病罪立案标准

律师解答
律师
海口律师网资质认证
2024-07-31 12:02:35 回答了该问题

律师回答

妨害传染病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涉及是否故意传播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等方面。根据法律规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立案: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故意行为,即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其次,行为必须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大规模传播或者导致重大后果。最后,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妨害传染病罪。综合考虑各项条件,检察机关会进行严格审查,并依法决定是否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四十九条[妨害传染病防治案(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本条和本规定第五十条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是指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实施的其他需要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最佳答案
相关问题 精选回答 推荐法律